第十二章 天下之益州(上)-《光熹帝国》


    第(3/3)页

    赵韪又问道:“府君可说些什么?”

    刘璋摇头。赵韪心里想到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现在局面对自己有利,必须早一点将继承人的事定下来,以防迟则生变。

    赵韪几步来到榻前,轻声唤着刘焉道:“府君!府君!”

    董扶不满道:“赵韪不可无礼!”

    赵韪也不理,。继续喊着刘焉。须臾间,刘焉真的睁开了眼睛。

    众人一看刘焉醒了过来,顿时都来了精神,连董扶不再管赵韪的无礼,一起躬身围在了刘焉的榻旁。

    赵韪先问道:“府君久病,益州之事无人处理,上下人心惶惶。望府君早定贤明,以安益州人心。”

    刘焉不语。

    董扶在一旁插嘴道:“二公子贤,可否?”

    刘焉仍不答。

    赵韪又说道:“四公子仁厚,我等皆愿诚心辅佐。”

    庞羲等人也立刻在赵韪身后随声附和着:“我等皆愿辅佐四公子。”

    刘焉看了赵韪一眼,最后无力的抬起手点了又点,接着又沉沉的昏睡了过去。

    赵韪一看府君点头,不由得喜出望外,兴奋的喊道:“府君指立四公子继承益州之位。”

    说完拉着众人以属下之礼参拜旁边还有些发蒙的刘璋,众人皆称“主公”。

    董扶在一旁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与刘焉相处日久,对他也非常了解。二公子刘诞亲朝廷的态度刘焉一直不喜,而四公子刘璋的软弱性格刘焉也看不上,故此益州继承人的问题刘焉也一直在犹豫,这也是他迟迟没有立益州继承人的主要原因。

    而最后选择刘璋也只是看到了拥护刘璋的势力比较大,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暮然间,董扶觉得自己又老了很多,似乎已经不再适合在仕途上摸爬滚打,勾心斗角。当初自己选择抛弃官职随刘焉入蜀,目的就是想找一块安身立命的世外桃源。只是来益州后宦海起伏,似乎离着当初自己的理想越去越远。如今连刘焉也奄奄一息行将就木,董扶对仕途有些开始心灰意冷,心中萌生退意。

    益州的继承人问题尘埃落定,众人拥刘焉为益州牧,统领益州。

    当夜,刘焉病逝。这位汉末枭雄最终走向了人生的尽头。他曾因一己之私而将大汉帝国推向了分裂的边缘。正是他向朝廷献计,放权给地方的州牧太守,为大汉帝国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可惜的是他没有机会看到他一手造成的天下乱局究竟会走到什么样的局面。更没有机会看到刘辩所创造的那异彩缤纷的光熹时代。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第(3/3)页